無錫煤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9-03-14 12:53:10
行業信息
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9日電(記者 王添豪 實習記者 王瑞苓)3月11日,全國人大代表、山西陽煤集團一礦機電工區機電隊技術員姚武江做客“對話新國企·智造高質量”兩會訪談節目。
今年是姚武江代表為煤礦工人“代言”的第二年,他今年的議案圍繞煤炭行業的高質量與轉型,而且對于人才的高質量發展、隊伍的建設、設備質量把關,企業減負、工業遺產保護、開發條例等重要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意見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山西陽煤集團一礦機電工區機電隊技術員 姚武江。
煤炭企業環保、安全可靠,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
主持人:您是來自于煤炭行業,公眾對煤炭存在刻板化的印象,提到挖煤大家會覺得不安全、比較臟、不環保等,甚至在社會上有去煤化的呼聲,您作為煤炭行業的從業者怎么看?
姚武江:煤炭行業一直在想方設法進行改進,包括從技術上、投入上、方式方法、制度上等都在改變,國家、省、市、集團公司都在做非常大的努力,所以未來還希望社會公眾能夠正面看待。
主持人:希望您簡單概括要實現高質量的發展,煤炭行業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?
姚武江:隨著這幾年去煤化、去產能,倒逼著我們盡早實現高質量發展,其實這是很好的。不僅在井上,包括井下,各方面都應高質量發展。煤炭開采占國民經濟的一定地位,在經濟體系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,大概全國70%的煤礦都已經達到低排放,以后也可能是超低排放、特超低排放,或者是接近零排放,企業在逐步升級,所以說打贏藍天保衛戰是肯定可以實現的。
井下高質量發展,也就是走減優綠之路,真正實現機械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、無人化,向著多元化的角度來發展,相信最后在安全、效益和質量等方面都是一種提高。
煤炭行業已實現智能化、機器化、無人化
主持人:您剛才特別提到的煤炭行業也有很多智能化、機器化,甚至無人化的管理,那在您日常的技術研究、管理中是否存在著一些案例?
姚武江:這種案例確實存在,而且是一種典范,許多央企都已實現,井下少數人員在作業。像陽煤集團在推進安全能源、智能化開采等,已形成“技術一張圖、管理一張網”,這樣的管理化、信息化、公開化的管理方式,在積極推動科技創新、煤炭消費革命。
所以說每個集團在努力嘗試這種信息化、智能化、多元化的發展,把大數據、互聯網,包括實體經濟融合共同發展。這是一個趨勢,我們希望能排除客觀的因素,因為每個地方的地質條件等都不一樣,盡最大努力實現煤炭的高質量發展。
主持人:您剛才介紹到陽煤集團為煤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大量的貢獻,但煤炭行業的發展目前并不是一個完全均衡的狀態,您剛才所說的這些先進的經驗需要進一步推廣,或者說在行業內集中力量做一個管理上的提升。
姚武江:這是很需要的。煤炭行業是一個多角度、多系統、多工種復雜性的工程,需要多個部門的支持,同時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共同來推動。當然目前也確實存在問題,比如說各廠商生產的設備質量參差不齊,通訊協議不統一,就給真正實現智能化帶來不便。所以我希望能從國家的角度把科研企業、設備生產商,高職院校等融合,形成資源共享,并且把設備、質量等進一步細化、標準化,使設備更穩定更可靠。
煤炭行業實行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
主持人:您作為人大代表、陽煤集團最年輕的技能大師,您的技術與研發是如何開展的,能不能給我們舉兩個例子?
姚武江:舉一個例子,雖然在比賽時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,但我會用一種辯證的方法不斷去探索。就像我們在比賽時有接線工藝,接電纜線可能一個人一次能剝一根線,但經過我們的研究和不斷探索,最后一次能剝8-10根線。其實就像你掰一根筷子很簡單,但你掰一把筷子就會很難。這也就是說我們的思想一定要變化,跟上現代的需求。
我們在科研方面一直推動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,煤炭企業在“五小”投入非常大,2017年時“五小”創新獲得山西省煤炭行業特等獎。主要是井下發現問題后怎樣去解決,怎樣能把研究出來的東西適應現代煤炭生產的需求,這些需要從它的安全、經濟、成本等角度來考慮。在設計出來后,無論是物件與生產廠家的配合,還是與成套的東西相組合,效果很好。在以前遇到重載很難啟動,維修很費時間,消塵效果不明顯,但通過應用上我的發明“皮帶技工裝置的改進”這個裝置后,前面提到的問題基本都已解決。
主持人:在這個過程中您是如何一步一步推進創新?
姚武江:這個東西的改進確實是非常難,花了大量的時間。先是在企業內部立項,因為每年我們工作室都有任務指標,初步定下大體的理論框架,通過理論框架再制作出模型。理論確定后開始井下的試驗,當然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支持,包括我工作室的學員,因為并不是試驗一次、二次就能成功的,井下環境特別復雜,干擾電的因素繁多,所以試驗多個月,甚至到最后需要與廠家進一步配合。因為我是做改造的,盡力在可靠性和靈敏性上下功夫,包括使系統的設計更加完善,這總計就將近一年多的時間。
煤炭行業需要更多有志青年加入
主持人:現在國家正大力開展人才強國戰略,很多年輕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領域,投身于這個藍海事業。您作為成功者,給這些青年技術工作者們提一些建議?
姚武江:作為高技能的人才,在這個方向發展,首要是擺正自己的位置,每個行業不可能有一面性,所以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多面性、多角度的人才。煤炭行業是一個采掘運通的行業,如果你只會機電不懂通風、不懂運輸,那么在井下遇到的實際東西就會非常單一;在管理方面,高技能人才一定要上升到一個管理的層次,因為我們國家現在大力提倡技術管理,但技術管理有一部分缺失是應用技術,如果你沒有把應用技術管理進來,是不會使之從上到下連接的更暢通。所以說我們培養新人要有自己的定位,讓自己更上一個臺階,更全面地提高自己。